一名在廣州念書的台灣高中生喬治,因父親在廣州工作,因此經常往返兩岸。日前他在大陸「天涯論壇」上發文,分享對兩岸的看法,背後的驚人真嬰兒副食品相,也讓許多網友大大讚同。
其實他一開始在大陸唸書時,覺得大陸不自由,對台灣有許多嚮往,不過真的回來台灣讀書後,才發現台灣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好,反而在大陸更能看到大家上進的精神,以及一個朝氣蓬勃的社會,「至於素質差什麼的,要改善需要教育和金錢,現在大陸這兩樣都有了,只差時間了。」他感嘆台灣年輕人應該早點醒醒,「要活在過去和被寶寶粥洗腦的狀態裡,整天說大陸人被洗腦,真正被洗腦的是台灣人好嗎…。」
萬一寶貝在食用寶寶副食品的時候真的發生大過敏,比如說全身發紅、大範圍蕁麻疹,嘔吐好幾次,或者腹瀉有血絲等等,可以跟醫師討論,通常兇手都是「牛奶、雞蛋、黃豆、海鮮、堅果、小麥」這六種食物其一。如果是吃太大量,可以先暫停兩週,兩週後再吃一口看看。如果吃一口也大失敗,只好先放棄此食物,等寶寶一歲以後再說。但爸爸媽媽真的不用太害怕發生過敏症狀時,抓不到引起過敏的食物元兇。在一般情形下,這樣的少量多樣化飲食,就算有不適應,也只會發生輕微的症狀,比如說少許皮膚疹子、輕微的肛門周圍小紅疹等等,這些情形都不需要太在意,畢竟下次吃到同樣食物,又是幾天以後了。如果症狀越來越改善,表示耐受性慢慢在建立,如果過敏越演越烈,也只好放棄,等寶寶一歲以後再說。假如給寶寶連續好幾天吃同樣的食物,容易讓腸胃道免疫系統無法負荷,進而誘發過敏反應。以前在門診,就聽到很多媽媽詢問,孩子只是吃米糊兩三天就過敏,接著試每一種食物都是吃三天後過敏,害她心中充滿了挫敗感,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吃。其實,如果少量多樣化,一天只吃個一兩口,搭配其他食材也是少量的吃,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以免疫學的概念而言,少量多樣化的免疫訓練,也是母乳寶寶不容易過敏的原因之一,因為「媽媽吃甚麼,母乳中就有甚麼,而且少量而多樣化」。
而不少網友看了寶寶副食品十分贊同,「謝謝你說出真相」、「台灣就呆在自己在退步,還跟別人秀優越感」、「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台灣整天就是選票」。
海口囝仔的我們,用30餘年漁產經驗挑選出最新鮮的海鮮食材。位在新鮮魚貨的原產地,更無需四處採買,徒增冷凍時間,而自有魚池更讓我們自己可以掌握食材的品質。自有廚房才能真實掌控產品的品質,顧客的反應才能最即時的調整現況,不用擔心被偷工減料,更不用擔心食材遭受污染。商品的品質既然無須擔憂, 那更不願擔憂其配送品質。黑貓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口味豐富多元而且營養健康的寶寶副食品,寶寶第一次吃完滿滿的一碗粥(嬰兒副食品),就是從鮪魚玉米開始。現在快一歲,也很喜歡義大利麵的口味。內容物幾乎都有加洋蔥,增加寶寶抵抗力,非常細心,令人感動。寶寶粥非常的香,寶寶之前都沒辦法吃完其他的粥,這次讓她吃了之後一直想吃,偷偷試吃之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因為連我都很想吃,真的很香。寶寶不是很喜歡吃飯,但粥卻很愛。很香又沒調味。市面上專門做魚粥的不多,我很推薦!
每份寶寶粥(寶寶副食品)餐點都吃得出店家的用心,每次吃都是一次美好的感受。不論是剛蒸好打開電鍋蓋時的撲鼻鮮味,還是寶寶吃完後的滿意表情,都讓用餐變得令人期待。可以發現如此兼顧營養又美味的寶寶餐點,真的是太棒太幸福的一件事了。覺得不管是飯或粥都用料豐富用心,而且嬰兒副食品沒有調味,味道還很香很好吃,寶寶非常喜歡,對於不太會料理魚類的媽媽來說真的是很好的選擇,即使現在已經開始讓寶寶吃稍微調味過的料理,還是會想再回購飯或粥作搭配,份量與價格都很OK,值得推薦。粥豐富多元化寶寶好喜歡而且連媽媽我最在意有沒有魚類的粥都不用擔心,獨立包裝讓媽媽出門前先煮熱放入悶燒罐超級方便,會讓媽媽想一次又一次的回購~我自己有嚐過真的很好吃又營養。